當前位置:首頁 > 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 > 工作動態
“三鏈”協同 構筑政府采購陽光新生態
發布時間:2025-08-29 15:40

為持續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,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益,江陰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聚焦采購活動中的關鍵環節,創新構建以“責任鏈、科技鏈、防控鏈”為核心的“三鏈”協同體系,全方位推進政府采購工作的規范化、智能化轉型。

    一、筑牢“責任鏈”:擰緊責任“安全閥”

在壓實采購人主體責任方面,中心依據相關法規,制定了《關于落實采購人主體責任的告知書》,明確采購人與代理機構的權責劃分。該文件要求采購人深度參與需求編制、評審和質疑處理等關鍵環節,并作為質疑處理的第一責任人,直接負責對因項目需求、資格條件、評審規則等引起的詢問和質疑,進行規范、高效地答復與修正。此舉顯著增強了采購主體的責任意識和履職能力,為政府采購活動的規范有序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二、鍛造“科技鏈”:置換智能“新引擎”

以技術驅動變革為核心,中心全面落實無錫市試點要求,運用智能化合規性檢測大模型對招標文件開展常態化、自動化審查。該系統能夠精準識別“限制性條款”“不合規評審因素”及“錯敏詞”等風險點,檢測速度較人工提升200%以上,顯著提高了風險識別的準確性與防控能力,實現了從“人防”到“技防”的跨越。截至目前,該智能系統已完成對130個政府采購和國企采購項目的檢測,涉及項目預算總金額達2.8億元。已實現全市集中采購項目100%全覆蓋。

 

三、擰緊“防控鏈”: 設定價格“警戒線”

在異常低價防控方面,中心嚴格依據相關通知要求,建立了清晰的處理機制。制度明確規定,在評標(評審)過程中,如供應商報價低于采購項目預算的50%或最高限價的45%,即自動觸發審查程序。此時,供應商需在規定期限內提供成本測算等材料,以說明其報價合理性;評標(評審)委員會將結合同類產品(服務)市場情況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。若供應商未按期提供書面說明或證明材料,或所提供的材料無法有效證明其報價合理性,評標(評審委員會應將其視為無效投標(響應)。該項機制為識別異常低價、防范履約風險、保障采購質量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。

下一步,中心將以深化數字化改革為引領。通過持續完善責任傳導機制、拓展智能應用的廣度與深度、優化異常低價處理流程,著力構建權責清晰、規則透明、競爭有序的政府采購新生態。